【作家專欄 — 與ADHD共舞】 --2019/10/11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(以下內容涉及劇透)
我算是半個電影迷,因患ADHD和閱讀障礙等症狀,難以長時間集中精神安靜下來閱讀書本,所以透過欣賞電影,啟發人生和靈感。
荷里活電影《Joker小丑》上周在港上映,引起城中熱話,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電影,尤其是男主角Joaquin Phoenix(華堅馮力士)的演技簡直一流,渾身是戲,加上電影劇本、剪接、敘事、音效、攝影都無懈可擊,令觀眾贊不絕口。
故事講述1981年的葛咸城(Gotham City),因垃圾堆積、失業率高、犯罪頻生、經濟蕭條、貧富懸殊等問題,社會民怨四起,弱勢社群失去基本生活權利。男主角Arthur Fleck患有精神分裂症和疑似有妥瑞症,是個被社會離棄的邊緣人,長期面對社會不公和挫折,需要服食7種精神藥物,但因葛咸城需要節省預算,而停止補助社福服務計劃,令Arthur 無法繼續獲得藥物。另外,在社福服務計劃停止前,他每周需要與輔導員見面,在輔導過程中,即使Arthur表示「I have are negative thoughts.」(我腦海中,只剩負面想法),但輔導員仍沒有用心聆聽Arthur的鬱結和需要,令Arthur覺得不被接納和明白,最終因長期受壓,精神病復發,走上成魔之路,成為小丑殺人。Arthur曾在日記寫上:「The worst part of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't.」(精神病最痛苦就是,別人總希望他們假裝自己是正常),這句無聲的控訴,也實實在在反映社會大眾對精神病貼上標籤和歧視,對他們需要漠不關心,令人不寒而慄。
《Joker小丑》導演Todd Phillips(陶德菲利普斯)表示,他希望透過這部衝擊性極強電影,喚醒人與人之間的關心與同理心,他說:「透過小丑這個角色,希望傳達同理心的訊息,更重要的是留給觀眾針對現在所處的世界,一個反思的空間。這部電影對於缺乏關愛、童年創傷、缺少同理心的當今社會,提出嚴肅的聲明,我想觀眾會感受到這些訊息。」,又說「像Arthur Fleck這樣的人,是每天會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平凡人,當我們看到一個罪犯時,常常只看到他犯下的罪刑,鮮少有人討論他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。」。
近期反修例所引發的社會動盪,令不少港人情緒困擾,《Joker小丑》巧合在這個時間上映,有人說故事反映香港現時局勢,引起觀眾的共鳴,有人更說葛咸城已變成今日的香港。我都希望當權者有智慧,反思香港如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專欄作者: 報紙網站財經記者、主持、 「Let’s talk ADHD」core operator ——Mike 梁佩潔
歡迎大家來信互相交流:mike@letstalkadhd.hk
Comments